版权所有:365bet线上注册社Copyright@2014,Construc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上海杨浦区营口路588号 18楼 邮编:200433 电话:021-63216799
沪ICP备14023239号
时间:2017年08月02日 来源:求是 作者:罗勇
美丽中国的实质,应该是要跨越传统发展的规则与范畴,向人的生存真实意义回归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伟大中国梦。当前,中国城市发展在面临经济社会成长的一般挑战的同时,必须应对资源环境约束的特殊挑战。城市的发展成本持续上涨,自然成本却不能不控制,交织的矛盾需要在美丽中国的号召下达到平衡。
美丽中国目标下的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首先应该呈现的是绿色气质,这是打造城市经济升级版的一个重大战略步骤。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经济发展的资源效率有了很大提高,但资源消耗的绝对增长过快。虽然目前增长速度已有所放缓,但仍远高于亚太地区和全球的平均水平。绿色发展能够提高包括资源利用效率在内的增长效率,改善经济增长的环境约束,缓解消费能力的不均衡,给城市带来更大的成长机遇。
当前,成都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典范城市”,就是这样的一个起步于绿色发展的美丽中国城市战略。从美丽中国的高度来规划绿色发展,城市在新常态下的经济社会发展会较以往在思想上和战略上有一个明显的提升,将带动城市发展跨向更高的水平。其中,“构建绿色发展制度体系,加快推动生产体系、生活方式、生态环境绿色化”等目标,赋予了绿色发展新的现实意义,对中国城市绿色经济、绿色社会、公众参与和绿色机制等方面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启示。
一、绿色生产体系
城市的绿色发展需要强大的物质基础。现阶段,城市必须既振兴工业化和繁荣城市化,又实现绿色化。这虽是有限意义的绿色发展,但仍然具有重要意义。作为绿色发展的重要目标,生产体系要率先实现绿色突破。要根据城市特点最大效率地利用环境资源,使经济增长的附加值更高,整体经济的绿色性更鲜明。
一是绿色产业结构。面向绿色的产业结构调整,必须科学协调经济增长和资源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双赢。绿色产业结构首先在经济上必须是高效和合理的,其调整必须遵循产业结构演变的客观规律。产业结构的绿色化一方面要体现在适应资源结构,能够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另一方面是推进产业结构的绿色演变,并使之与整体经济结构优化相适应和协调。
城市的主导产业要提升与非主导产业的绿色关联。主导产业要特别注重与绿色发展产业的关联,其产业优势效应的发挥应该面向绿色,把诸如低碳、循环经济和环境保护等产业带动起来。
要寻找提高绿色结构性效益的方向。在城市产业结构的高度化程度方面,高加工度化和技术密集化尚不可偏废,产业结构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则越深入越好。如此形成的“绿色经济”效应,将极大地促进城市绿色发展水平的提高。此外,还要全力推动绿色能源产业成长和能源结构优化。
二是经济绿色布局。经济绿色布局的重点是整合与发挥资源及环境容量的比较优势。要重新考量城市的绿色利益和长远发展,突破旧有的区域与行政分割,制定调整优化不适应绿色发展的城市空间战略与对策。
要进一步提高产业政策水平,在鼓励、限制和淘汰的产业名录上要强调地区约束条件,在重大投资和重点项目的绿色布局上要有战略眼光,要不断完善生态规划和环评等绿色前置安排。
三是微观绿色改善。生产的绿色技术创新和企业的绿色管理创新,可以在微观源头上缓解城市的资源环境压力。城市生产必须不断创新清洁生产工艺和生命周期管理,要以预防为主控制生产的全过程,对资源消耗和排放方式实行革命性改善,从而推动城市经济增长模式由资源密集型向资源集约型转变。
四是与低碳并行。从城市成长的过程观察,能源效率提升可以对绿色发展起到独特作用,并有助于富裕程度的改善。因此,低碳经济必须得到城市重视。城市应该借力全球阻止气候变化运动及相关努力,积极推行低碳生产,开发绿色和减排的新能源,改善能源基础设施,提高能源效率。要为城市居民家庭提供价格优惠合理的能源,并确保供应的稳定。
与低碳并行,城市经济的绿色化色彩将更加浓重。
二、绿色社会进步
绿色社会以环境友好为基本特征,探索绿色的社会进步模式,摈弃高消耗生活方式及其给城市发展带来的资源环境压力,致力于人民生活水平与质量的全面提升。
一是绿色人口结构。城市经济结构与人口规模结构是密切相联的,城市绿色经济功能需要绿色的人口规模结构作为支撑。要有针对性地推进人口规模与人口结构的绿色优化,提高人口综合素质,使之主动地适应经济功能的绿色升级,并有效促进社会的绿色进步。
二是绿色消费。消费在城市现代生活活动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因此,消费的绿色与否对城市生活方式的绿色化起着决定性作用。探索建立具有本域特色的绿色消费方式,是城市绿色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当前,生态环境友好和身心健康有益应当成为绿色消费的基本诉求,绿色消费品、资源回收利用、绿色处理垃圾、高效利用能源、生态恢复与建设等,都可以作为绿色消费的倡导和切入点。随着发展深入,绿色消费理念将全面融进包括生产在内的城市各个领域。
三是社会治理创新。要探索建立环境与发展“双修”的新型社区,开展绿色的社会治理模式创新。要将绿色理念融入管理服务之中,实现管理职能的绿色化转型。尝试灵活的和多元化的治理方式,坚持以人为本,平等共同参与。善于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社会治理的智能化与现代化。
四是民生的全面均衡与改善。城市要全面发展多层次的社会功能,满足所有层面居民的不同需求,均衡资源使用上的社会差距。以城市经济的绿色繁荣为依托,取得财政收入,扩大民生发展的领域,使教育、医疗、养老和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等不断适应绿色升级版的发展需求。同时,要通过扩大就业和保障低收入人群的权益,积极支持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
三、生态环境更友好
城市对生态环境更加友好,是美丽中国的基础纲领,也是绿色发展的基本要求。城市必须以生态环境面貌的持续改善来有效缓解经济增长等的环境压力;除了工业化与城市化转型、消费绿色升级之外,还要加强环境基础设施的管理和建设,并且能够妥善处置突发性和新出现的环境问题。
一是科学规划与建设。系统和不断完善的生态规划是促进城市生态环境更美更好的一种主要方法,也是实现绿色发展乃至可持续发展的不二途径。对于美丽中国典范城市,生态系统也有进一步的要求,要有较高的自我修复、自我调节和持续进化的能力,能够促进一切自然资源与能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人与自然达到和谐共生的较高境界。
关于美丽中国城市的生态环境友好,有许多重要共识值得参考,如:城市“双修”与重构,城市如何优雅地扩展;革命性的能源利用及使用效率的大幅提升;构建高效节能的交通体系;制订与实施经济激励的生态环境政策。
二是人居环境创建。美丽中国城市必须持续改善人居环境。对于住房短缺、环境拥挤、缺乏配套设施和服务等问题,要高度重视,并综合政治、社会、技术和文化等各方面力量加以解决。
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精神是人居环境创建的最高准则,全面小康建设和构建环境友好社会是创建工作的主要目标,城市居民的广泛参与及共治共管是创建工作的重要方法和可靠保障。优良的人居环境,是美丽中国典范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
三是污染排放的深入控制。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持续提高和发展形势的疾速变化,使污染排放的控制面临新的难题和挑战,比如PM2.5的测控和雾霾的治理等。以往粗放和一刀切式的控制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城市绿色发展的新的更高的要求,减排控制政策亟需科学化和精细化。同时,要下大气力开展相关污染发生和环境保护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从容应对生态环境的新风险和新问题。
四、绿色发展机制
美丽中国典范城市要均衡地容纳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资源环境保护三大发展内容,将增长与绿色统一在资源环境能承受和现阶段发展可接受的框架内,并在此基础上取得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综合效益。要在思想上、体制上和技术上进行绿色特征的创新,力促传统增长方式发生实质性转变。上述目标虽然明确,前途光明,但不会一蹴而就。城市要设法建立有效机制,保证把绿色发展理念全面深入地融于政府、工商企业、公众等各方面的经济社会战略与实践之中。
一是政府持续拉动。发达国家先进城市在发展水平达到一定高度后,会内生性地出现绿色发展需求;中国城市在现阶段尚不完全具备这样的社会基础。因此,城市政府必须是绿色发展的首要拉动者。各级决策者需要具备绿色先知先觉,对本地区绿色发展的实质和内涵有独特的领会,才能制定切合实际的绿色发展战略和政策并身体力行。
二是企业主动应对。国际国内的市场已经对工商企业提出了越来越高的绿色化要求,而我们的企业如今所面对的资源环境约束相比发达国家企业发展之初要严苛得多。面对国际国内的多重挑战,企业唯有立即行动起来,积极应对。在产品研发、市场规划、盈利方向、生产组织、工艺路线、管理体制和社会责任等方面,主动地与城市绿色发展战略进行协同。
如何将环境的因素与价值内在化,是城市企业在绿色发展的最大难题。企业要制定章程将绿色纳入自己的商业经营之中,努力追求最低环境影响之下的最大利润,提升绿色发展形势下国际国内市场的实力与竞争力。企业还需要努力塑造绿色社会形象,尤其是通过绿色产品推广,培育绿色的社会需求。
三是公众觉悟参与。美丽中国典范城市的创建不亚于一次社会变革,没有公众的广泛参与和最终觉悟是无法实现的。美丽中国之梦的核心和动力始终应该是人。公众是城市绿色发展的目标指向和依靠力量,其参与与否、参与方式和参与程度将直接影响到典范城市建设的进程和质量。
城市政府要开放绿色决策、实施和监督的全过程,在各层面上为社会公众包括其各类组织提供参与的机会,增加体制内的非平衡力量,为城市绿色发展提供持续的向上动力。
城市的宣传教育工作也应该上一个台阶,把人们对事业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与绿色公众参与结合起来。公众的精神状态、群体意识、社会风尚以及凝聚力和向心力等,都是美丽中国城市称其为典范的至关重要的因素。
(原标题:建设美丽中国典范城市的几点思考)
版权所有:365bet线上注册社Copyright@2014,Construc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上海杨浦区营口路588号 18楼 邮编:200433 电话:021-63216799
沪ICP备140232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