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新网 > 建筑观察 > 正文

让人诗意地栖居——中国建筑这五年

时间:2017年11月06日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方晓风

 

 

 

在塑造国家形象的过程中,建筑扮演了重要角色。新中国国庆十周年涌现的“十大建筑”,即是其中的代表。人民大会堂、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人民英雄纪念碑重新定义了天安门前的空间,一个人民政权的恢宏广场由此定型。在新中国成立近七十年之后的今天,建筑日益受到广泛关注,也在高速发展的城市化、信息化社会里面临一个更趋复杂的环境。建筑不仅仅关涉国家形象,还与人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它塑造我们的日常生活世界,左右建筑的社会机制也处在不断更新、调整过程中。党的十九大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一方面,我们要看到中国建筑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另一方面,也必须正视其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现代化探索与民族意识觉醒

 

伴随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中国建筑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成为世界建筑界瞩目的热点地区。在这个建设周期中,“快”所带来的问题也显而易见,引起社会广泛讨论。党的十八大以来这五年,从建筑领域看,可谓拨乱反正的重要时期,之前的种种偏颇得到来自最高领导的批评和纠正。最为显著的变化,一是中国建筑文化立场日益清晰,建筑师文化意识觉醒;二是从粗放向精细转变,无论设计还是施工,都开始潜心打造精品,不惟速度论英雄;三是设计创作进入真正的繁荣期,中国原创建筑设计频频获奖,正在形成一股影响世界的中国力量。

 

中国的现代建筑发展历程坎坷。虽然,作为一种风格样式的现代主义,在民国时期就进入中国,并有少量作品,但完整的现代建筑体系建设却非易事。政治、经济和审美意识的多重制约,使得很长一段时间,中国建筑游离于现代建筑主流。同时,长期以来认为现代化等同于西方化的观念误区,让中国建筑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出现大量模仿甚至照搬西方建筑的形式。从学习过程讲,初始阶段的模仿是难以避免的,但如果在模仿中丧失文化的主体意识,则是危险的。

 

从第一代留学西方归来的建筑师开始,对于中国建筑的现代化就不乏思考与探索,其路径简单说来就是技术现代化加上形式民族化,早期的中山陵即为代表作之一。其钢筋混凝土结构,沿用的是中国古典建筑形象,用心能为世人理解,但显然不能作为一种理想的目标,因此当时就有人评之为“穿西服戴毡帽”。这是一种勉为其难的权宜之计,要素之间不相匹配,在特定语境下可以成立,却难以推而广之。新中国成立之后的重大项目建设中,虽然在沿用古典形式方面有所变通,但基本思路仍然不脱此道。上世纪80年代,建筑界有一场关于“形似”还是“神似”的大讨论,希望能在形式语言上有所创新,走出沿用古典建筑形式的窠臼。在讨论中涌现不少启发性作品,如当时的北京图书馆(现中国国家图书馆)。从今天的眼光看,围绕“相似”的讨论,仍然难以催生真正的文化创新。

 

开放的价值及其被误解

 

及至改革开放,一方面引进境外设计,另一方面形成房地产行业,中国建筑迎来大发展的时代。

 

房地产业兴起,释放了国人压抑许久的空间需求,带动经济强劲发展的同时,也引发大众对建筑的关注和热情。不幸的是,一段时间内专业媒体失语,建筑舆论多被大地产商控制,极大左右了社会意识。地产商们以迎合大众欲望的姿态,宣扬满足占有欲的价值观,以虚夸的宣传拓展市场,大量项目以罗马广场、剑桥小镇、普罗旺斯花园、纳帕溪谷、加勒比海岸等命名。法国的埃菲尔铁塔来了、南非的失乐园来了……当这些项目汇成一股洪流,整个中国似乎是一个超级世界公园,人们在占有世界的幻觉中,不知自己身在何处,更谈不上文化立场,娱乐化过程中,自身的文化被消解。在这样的热潮中,某些官员错误的政绩观进一步推波助澜,白宫、天安门城楼成了政府办公楼,可谓“语不惊人死不休”。

 

境外设计的引入,是建筑领域深化开放的一项重要举措,其积极意义不容否认,中国建筑迅速融入世界建筑主流。境外设计带来先进的建筑技术和观念,促进文化交流,也带来审视自身文化的他者视角。当美国建筑师波特曼在上海商城项目中,以现代语言诠释中国古典建筑形式符号时,启发本土建筑师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与意义。他者的眼光毕竟是他者的眼光,何况并非所有的境外设计都有向中国传统致敬心意,大量境外设计难免简单移植的弊端。境外设计也成为地产商的商业招牌,久而久之,崇洋心理泛滥就是意料之中的事了。随后,境外设计的负面效应日益显现,开发商和某些领导,惟洋是举,不管设计方是否真正了解本土实际状况。洋牌子某种程度也成了挡箭牌——以学习先进的理由,屏蔽掉批评和质疑。崇洋的结果,必然是对本土设计形成压制,中国建筑师的实践空间被大幅压缩。建筑设计界自嘲的说法是,一线城市的项目基本都是洋设计,一线城市的设计院只能拿到二三线城市的项目,二三线城市的设计院只能拿到四五线城市或远郊的项目,这样的梯级效应无形中也摧毁我们的文化自信。

 

在资本逻辑主导的世界里,消费者成为沉默的大多数,城市成了资本表演的舞台。资本热衷于制造奇观,以奇观吸引关注并从中谋利。建筑成了一种形式游戏,所谓“奇奇怪怪”的建筑,在这个逻辑里并不奇怪。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逐渐忘却了建筑的本意:让人类诗意地栖居。建筑是根植于其所在地风土和文化传统的,是人们宣扬价值观的手段,是对日常生活的定义,是自身文化的表达。当中国成为世界经济热土,中国建筑得到充分关注,但没有赢得尊重,因为我们缺乏属于这个时代的文化创造。速度与规模是基础层面的能力,奇观形式更非重点,面对时代的挑战,我们该如何定义自身?

 

政策引导与文化自觉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提出的三项政策扭转中国建筑走向:新常态意味着经济发展模式从粗放向精细转型,从量的增长转向质的提升;文化自信要求我们珍视自身文化传统,尊重地域文化和人民的真实需求,优秀的设计一定来源于生活的真实需求,是对生活方式、行为模式的准确定义,绝非空中楼阁;美丽乡村建设则是夯实高速城市化之后中国建设的基础,留住民族发展根脉,既要让最广大的人群分享发展的利益,又要保留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如今回望,这些政策成效已是显而易见。

 

2012年中国建筑师王澍获普利兹克建筑奖以来,越来越多的中国建筑师走上国际建筑界的领奖台,世界关注到中国的巨大变化,也越来越认可中国建筑师的能力与思想。

 

王澍的建筑,从审美上归宗于中国传统的山水文化。与之类似的米兰世博会中国馆,作为中国首次在海外世博会上建设的国家馆,塑造了富有朝气的国家形象。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以交替叠置的钢梁,隐喻传统的斗拱构造,整体造型仍具有大屋顶殿堂建筑的意味;米兰世博会中国馆以参数化的设计方法,将山水轮廓与城市建筑天际线衔接,以“希望的田野”为主题,诗意地呈现中国传统农耕文化。

 

这些优秀作品说明,中国建筑不仅越来越有文化自信,而且建筑师对自身文化传统的理解,也日益超越形式层面,走向深入。得奖与否并非评价的唯一标准,但也是判断的重要依据。当中国建筑师以现代主流建筑语言,重新演绎我们人居环境的营造传统,不仅收获国人的认同与共鸣,也得到世界同行的尊重。他们看到中国古老文化的生命力,看到东方文化在这个时代的可能性,看到另一种智慧对世界文化的贡献。建筑需要技术,但建筑的技术路径并不是唯一的,正是这种差异性构成了文化生态的丰富性,更好地推动人类文明向前行。

 

中国建筑师近年来所取得的成就,得益于两个方面。其一是国家宏观政策所营造的环境;其二是一大批建筑师沉潜下来,在广袤大地上主动寻找机会。例如贵州的西线工作室,长期扎根于本省县乡,研究当地传统村落人文结构与地缘构造之间的关系,总结传统建造智慧,厚积薄发,佳作频出,乡村展现出广阔的可能性。东部地区在高速的开发建设过程中,不经意间丧失了文化话语权,西部地区则在美丽乡村的建设中,积极探索文化振兴的新路径。经济繁荣不等同于文化繁荣。

 

深化改革与文化繁荣

 

作为一门困难的艺术,建筑行业整体水准的提升,有赖于上下游多个环节的共同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可喜变化是,建筑产业化程度得到很大提升,上下游产品的主动研发、原创设计渐成趋势,产业环境得到改善,这也是涌现优秀建筑师、优秀作品的基础条件。其中尤为值得关注的是,不少优秀设计师主动走入产业链前端,根据自己设计中体会到的需求,介入新产品开发,不仅丰富了产品,而且提示一种新的产业发展的可能性。在这个过程中,社会整体的设计意识得到强化。供给侧改革的要义也在于此,简单的产能追求只能造成产能过剩,市场的真正需求并没有得到满足。中国建筑的产业化进程才刚刚开始,改革与开放需要进一步深化,才能有力推动这一进程的快速发展。

 

改革开放的深化,拓展了中国建筑师的整体生存空间和创作空间,国有大院、小型工作室、境外设计机构和个体建筑师多样化的体制并存,竞赛、招标、邀标和直接委托等多种机制并行,大批年轻建筑师投身创新创业浪潮,造就一个空前繁荣的设计时代。在高度信息化的社会环境中,作品传播的方式和路径发生颠覆性变化,自媒体、新媒体发挥超乎想象的作用,一则微信的传播力能瞬间造就一位网红建筑师,民间营造、小型商业开发为年轻建筑师提供了更多机会,一个更为健康的建筑文化生态正在形成和完善。近年来兴起的民宿热,也是一个有指标意义的现象——空间开发不再被地产商垄断,设计师全流程参与,给了文化表达更开阔的空间。

 

中国仍在高速发展的轨道上运行,中国建筑业还在热潮中继续成长。在信息交流日益快捷的今天,求新求异的冲动很容易让人迷失初心。建筑天然具有公共属性,哪怕私人住宅,也是公共环境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未来,不仅要优化建设程序和相应机制,建筑作为公共话题的评议机制,也理应提上日程。

 

五年的时间不算长,但这个五年实现了中国建筑的重大转向。供给侧改革在呼唤更多更好的作品涌现。人类如何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是建筑界永恒的命题。

 

 

分享:

我要评论
最新评论 条评论

 最新动态

 

 热门排行

版权所有:365bet线上注册社Copyright@2014,Construc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上海杨浦区营口路588号 18楼 邮编:200433 电话:021-63216799

沪ICP备14023239号